2023年,印度Saveetha医学技术科学研究所(SIMATS)下属的Saveetha牙科学院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连续两年成为被引最多的院校,这一指标助其一跃踏入全球牙科院校前15名。随后点石策略,该校被发现引用数据造假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topuniversities.com/university-subject-rankings/dentistry/2023
每年,该校的本科生都必须参加一场为期四小时的考试,完成一篇1500字的论文,经过师生进一步的审阅修改之后,提交期刊进行发表。仅2022年一年,就发表了1400篇学术著作。
这所自诩\"本科生论文先驱\"的学院声称,此举旨在让所有学生获得科研实践机会,并确保每人至少在Scopus数据库收录10篇论文。
针对这一事件,很多机构进行了相关调查:
Retraction Watch发现,这些本科生论文大量引用了本院教师著作,即便二者主题毫不相关,人为推高了学术评价的关键指标,也就是“引用次数”。
但学院的官方发言人表示,他们并没有发现使用这种方式提升机构声誉的迹象。
Google Scholar同样审查了收录的文章,发现其做法是在学生论文中插入一句相对模糊的表述,比如\"我们团队拥有广泛的研究知识和经验,并已转化为高影响力出版物\"、“大量原创成果”等等,随后在该处引用数篇主题不相关的本校发表的文章。
Elsevier表示会审查Saveetha牙科学院的引用模式点石策略。
Clarivate同样保持关注,其科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分析主管David Pendlebury在邮件中指出:过去五年间,该校相关论文数量暴增17倍,涉及到的一些期刊已经因为存在编辑标准缺陷等问题被移出Clarivate数据库。
Saveetha牙科学院的部分师生也做出了回应:
SIMATS 注册主任、该校教授Sheeja Varghese说,“我们的政策不鼓励任何不道德的行为。”但随后她推翻了自己的言论,表示自己先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论文存在这种情况,她的论文引用在2019年开始攀升,和学院的整体趋势一致。Scopus的数据显示,她的论文被引用2310次,Google Scholar 显示引用超过 4300 次,这些引用几乎全部来自本校的其他出版物。
学院副教授Adith Venugopal指出,自2020年加入该牙科学院以来,他的论文引用量激增至上千次,且几乎全部来自本校。他坦言,\"我意识到这可能是学校为提高排名而进行的自引操作,而且学校经常炫耀它的超高论文发表量\"。他在发现这种现象后发邮要求Saveetha进行解释,但在再次收到被Saveetha论文引用的通知之前,并没有收到回复。
报道发出后,Saveetha暗示Adith Venugopal是在贼喊抓贼,并分享了其与SIMATS 国际事务院长兼牙科学院教授 Lakshmi Thangavelu的沟通截图,截图中,他感谢了学院对他一篇文章的大量引用,并为另一篇文章请求帮助。Adith Venugopal为自己辩解:“我当然可以请求我的同事引用我的论文”,并补充道“引用必须要有相关性”。对此,Lakshmi Thangavelu没有任何回应。
图. Adith Venugopal表示感谢的论文。数据来源:https://plu.mx/plum/a/?doi=10.1053/j.sodo.2021.03.007&theme=plum-sciencedirect-theme&hideUsage=true
之后,一位学生匿名透露,每名学生需为\"科研项目\"支付60至100美元不等的费用,出示缴费凭证后,会收到\"指导老师\" 邮件发送的“学生自己完成研究相关数据”和“引文清单”,然后在这场考试中完成论文。他还展示了一些相关缴费票据的照片证据。Saveetha牙科学院没有对此回应。
自引是很多学者提升学术地位的热门捷径,而这所学院将其用的炉火纯青,也更具争议。
苏黎世大学正畸学教授、《韩国正畸学杂志》主编Theodore Eliades严正指出:\"这套操作经过精心设计,既能误导读者,又能规避系统的自引识别机制。\"
锡耶纳大学学者Alberto Baccini发表了一篇50国自引趋势论文,文章指出,自引在许多国家呈下降趋势,但科学界的担忧并没有消失。他认为这件事或许能解释为何印度的广义自引指标未见下降,尤其是印度这种机构式的自引。
图. Alberto Baccini发表的探讨自引趋势的文章。原文链接:https://journals.plos.org/plosone/article?id=10.1371/journal.pone.0294669
印度一正畸学教授匿名透露,\"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创收\",“操纵引用”这种提升院校排名的捷径,既能增强筹资能力,又能涨学费。Saveetha是印度最昂贵的牙科学院之一,年学费高达1万美元。
有的研究者认为这并不仅仅是自引的问题,\"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本科生产出的大量的低质量论文\"。
莱斯特大学研究学术出版领域的一位客座教授Stuart Macdonald则指出,学校的这种利用学生提升学术地位的行为属于\"胁迫\"。“如果学生的学位授予也与此挂钩,则更为不堪\"。
文章整理自:https://www.science.org/content/article/did-nasty-publishing-scheme-help-indian-dental-school-win-high-rankings
科元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