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泰安4004名政法干警下沉包联,11万“义警”随叫随到,构建群防群治大格局
8道“招牌菜”烹出“平安宴”
“两委”会议必研究平安稳定,是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岔河村雷打不动的规矩。从曾经负债500万元的“混乱村”,到如今摘得“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”桂冠,岔河村的蜕变,始于党组织将平安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。
“以前小区一晚被偷过5辆摩托车。”11月13日,记者在岔河村采访,村党总支书记安其鹏回忆。这件事触动了他,也催生了村里的第一支巡逻队。在村党总支带领下,岔河村不仅组建了8人的专业巡逻队,还成立了由20名年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“泰山义警”队。村里特意请来特警,利用一个冬天培训格斗、擒拿,“一两个小伙子根本近不了身”。
“泰山义警”队的队员都是辖区企业的员工,为解决义警“随叫随到”的问题,村党总支推动村企党建共建,赢得企业支持。“现在村里一旦有事,一个电话,5分钟内他们就能到。”安其鹏说。
如今,专业队固定巡、义警队灵活巡,两支队伍在党组织统筹下默契配合,岔河村已十余年未发生偷盗事件。
社会治安巡查巡逻是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。今年,泰安市委政法委在总结基层实践的基础上,归纳提炼出基层社会治安巡查巡逻8类模式,并在全市推广。
“我们提供的8类模式就像一份‘菜单’,老旧社区、新建社区、经济强村、薄弱村等都能‘对号入座’、按需点单。”泰安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杨成栋介绍,“村(社区)可以根据自身特点‘复制’最合适的模式,让巡查巡逻更精准高效,让居民安心、群众放心。”
新泰市新甫街道西西周南村地处城乡接合部,村“两委”不仅要服务本村1800名村民,还要管理3个破产单位的5个驻地小区,村情复杂,过去盗窃、斗殴等案件时有发生。
为此,村里专门成立了巡逻队。队员们身兼三职:巡防治安、收集信息、调解矛盾,目标就一个——小纠纷当场解决,大问题立即上报,确保“小事不出村,大事快响应”。
为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,泰安市在村级强化综治功能建设,由村支书担任综治中心主任,配齐治保队伍,推动法官、民警、律师等专业力量下沉,形成“村级吹哨、部门报到”的联动机制。
“我们设有远程视频调解系统,向上可直接联通市级综治中心。”村党支部书记张灿良说。目前,该村通过巡防已累计解决问题上百件,村风村貌焕然一新。
做好巡查巡逻,既要靠“人防”,也要靠“技防”。泰安市积极推进乡镇“全域智能巡防”,建立全域感知数字化治理平台,构建“高空瞭望+低空雪亮工程+地面智能卡口”三级监控体系。
在新泰市楼德镇综治中心,“嘀嘀嘀”的报警提示音不时响起。综治中心主任武文峰随机点开一条,屏幕上立即显示事件详情、现场图片和定位地图。这是“智慧楼德”全域感知数字化治理平台的应用场景。平台通过10处高空监控,对森林防火、秸秆禁烧、国土监管等重点领域实现精准监管。在通信铁塔上还安装有无人机巢,无人机可自动充电、定时巡航。
目前,泰安市所辖3755个村(社区)已全部建成综治中心;2841名基层警务力量下沉村(社区),1163名法官、检察官等专业力量包联村(社区);成立邻里联防小组3.8万个;全市“义警”队伍规模达11万人,群防群治大格局初步形成。今年以来,全市村级化解矛盾纠纷数量占比56.16%,同比上升8.72%;刑事案件、治安案件发案数分别下降12.3%、10.8%。
(大众新闻记者 王洪涛 刘涛 通讯员 崔文琪)
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