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1月5日,平顶山港正式开港运营,成为继周口、信阳、漯河之后,河南第4个货运通航城市,河南“通江达海”蓝图再次被勾画。根据规划,到2035年,河南水运通航里程将突破3200公里。不沿江、不靠海,内陆大省河南为何要不遗余力向“海”图强?——内陆河南的“通江达海梦”——从数百年前的水运兴盛,到上个世纪搁浅败落,再到如今重新发力……航运,可谓河南挥之不去的梦。河南虽地处中原,水资源却相当硬核:淮河、沙颍河、唐河、沱浍河……全省规划航道里程将突破3200公里。“通江达海”不再是沿海省份的专利,河南正通过“内河航运+沿海港口”联运模式,让货物从家门口直接漂洋过海。
河南作为全国唯一地跨长江、淮河、黄河、海河四大水系的省份,境内流域面积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条。目前,全省已经初步形成了沙颍河、淮河两条通江达海通道,经江淮运河、京杭运河,向东南可达长三角世界港口群,向北可达连云港。周口、信阳、漯河、平顶山4个货运港口已投入运营,洛阳、南阳、许昌3个客运码头也已建成。此外,贾鲁河复航工程等新项目也在推进,未来从郑州航空港出发的货物也可借水道直抵长三角。——我省的布局和努力————2023年9月,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提出,将补齐内河航运短板,提升港口服务能级,打造通江达海航运大通道。——2024年初,河南又将内河航运写进了省政府工作报告中;3月份的全国两会期间,河南代表团建议,将中原出海新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。——2024年6月28日,全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在郑州召开。会议提出,“打好内河航运发展主动仗,塑造河南综合交通新优势”。
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格局示意图。今年5月,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《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(2025—2035年)》(以下简称《发展规划》),根据规划,河南省将围绕港口货运功能形成“2+8”分层次港口布局,即规划形成以周口港、信阳港为主要港口,郑/span>以 “一纵三横九支”航道 为骨架,结合全省产业布局,总体构建“三核引领、五带协同、多点支撑”的临港产业发展格局。
——河南为何重启水运?——为何时至今日,河南决定重启水运?其中一个考量因素是:成本。内河航运运量大、能耗小、污染小,水运成本更是铁路的三分之一、公路的七分之一,这对于需要大宗商品运输的河南来说很有必要。
发达的水上物流,既可以在消费方面降低城市的生活成本,又可以在生产方面提高本地产业的竞争力。据省交通运输厅预测,河南每年可通过铁水联运转运约4200万吨货物至东部地区,2035年沿线内河港口吞吐量将达到50亿吨以上,每年将降低170亿元物流成本,相较于现有运输模式每年可降低870万吨碳排量。内河航运的复兴之战,河南志在必得。——水运兴则产业旺——水运的复兴,不仅改变了物流路径,更重塑着产业格局。执着发展内河航运的背后,是河南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,倒逼产业转型升级、重塑区域发展格局、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破局之举。随着“黄金水道”效益持续释放,河南临港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。
周口港。周口港依托“豫东粮仓”优势,2024年完成粮食运输量593万吨,已成为“豫粮外运”主通道。
信阳港·淮滨中心港。信阳港主动对接长三角,利用航运成本优势承接产业转移。结合本地实际,研究适宜发展的临港产业,大力支持已有一定基础的适水产业,如船舶制造、食品加工、纺织服装等,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,促进产业协同发展,推动相关产业向港口集聚,形成“港-产-城”融合发展格局。
平顶山港。平顶山港可辐射豫西全域及陕西、山西等西北内陆省份,高效承载矿石、化工材料、钢铁、水泥及集装箱等多元化货物运输,为区域物流体系注入强劲动能。按照《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(2025—2035年)》,到2030年,河南临港产业要实现差异化、特色化、集聚化发展,产业规模超万亿元,形成9个以上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。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。好“运”河南,这场与世界的双向奔赴,才刚刚开始。延伸阅读:郑州航空港区作为内陆开放高地,如今航运也迎来了新机遇。
2023年9月,《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对外公布,郑州港被单独“圈出”,明确要“高起点谋划郑州港建设,打造‘四路协同’交汇点、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点”。2024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,“启动贾鲁河通航和郑州港项目前期工作”是今年重点工作之一。同年,《加快推动航空港区四港联动发展服务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若干措施》提出,要推动“出海港”联动跨越发展,深度融入全国“丝路海运”,加快郑州港和贾鲁河航运工程前期工作,力争早日开工建设。加强郑州港与周口、信阳、漯河、平顶山等省内港口以及青岛港、连云港港、上海港、宁波舟山港等沿海港口的沟通对接,探索公、铁、水一体衔接的多式联运模式。
根据郑州国际陆港谋划,将新增郑州国际陆港至水港铁路专用线、新建铁水联运货站,未来根据水港规划情况适时启动建设。结合国际陆港、水港发展情况弹性灵活开发,总规模约 9.1平方公里。伴随着对外开放能级越来越高,郑州航空港区“空中丝路 枢纽全球”品牌越擦越亮,“现代化、国际化、世界级物流枢纽”目标越走越近,“四港联动”雏形初显。而随着物流枢纽地位的不断提升,郑州航空港区对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将愈发显著。如今,水港强势加入,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内河航运“货畅其流”的盛况也将在这里呈现。来源:大河网 高利国 王瑞编辑:何心悦 审核:王世洋 终审:娄恒推荐阅读1.商丘机场正式开工建设2.部分日本电影撤档3.美军发动袭击4.内蒙古赤峰通报“免费采捡白菜”事件调查情况
觉得不错,点个“在看”↓↓↓举报/反馈
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